发布时间:2025/10/28 16:03:43
	
|电子产业的脉搏,正通过这些绿色基板强劲跳动。
在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双重推动下,作为“电子产品之母”的印制电路板(PCB)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与价值重塑。曾经以规模扩张为主旋律的中国PCB产业,如今正向着高端化、价值化的方向跃迁。
2025年,全球PCB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。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PCB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达到837亿美元,同比增长4.2%。其中,服务器、AI算力设备、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领域需求持续攀升,占整体营收比例已突破35%。
中国在全球PCB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。2025年,中国印制电路板(PCB)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继续保持主导地位,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333.21亿元(约600亿美元),占全球份额超过50%。
区域竞争格局也在悄然生变。以UG为代表的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巩固优势,而部分中小企业则因成本压力逐步退出中低端市场。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前十大PCB厂商市占率提升至52%,较2024年增长3个百分点。
AI革命对算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,也彻底改变了服务器PCB的设计理念。与传统服务器相比,AI服务器PCB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:
· 高层数与高密度:AI服务器主板和加速器模块的层数从传统服务器的12-16层跃升至20层以上,部分高端设计甚至达到28-46层。
· 超低损耗材料:为支持PCIe 5.0乃至未来PCIe 6.0等超高速信号传输,必须采用介电常数(Dk)和介质损耗因子(Df)极低的特种覆铜板材料。
· 价值量倍增:技术要求的全面升级使单台AI服务器中PCB价值量大幅提升,达到普通服务器的5-6倍。2024年全球AI服务器PCB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,国内头部企业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超过30%。
芯片内嵌式PCB产品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,具有三大核心优势:消除键合线,减小机械应力失效,显著提升芯片互连技术的可靠性;通过消除键合线并采用超短连接路径,电感可降至1nH以下,改善电气性能;通过内嵌方式减少封装体占用空间,降低封装成本。
该技术采用嵌埋工艺将功率芯片直接嵌入到PCB板内,通过创新制程工艺实现器件与PCB的一体化。国内某PCB厂家已投资15亿元建设“芯创智载”新一代PCB智造基地,专门生产芯片内嵌式PCB产品和高阶HDI电路板产品,设计年产能达66万平方米。
根据Prismark预测,2024-2029年18层以上多层板、封装基板和HDI板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15.7%、7.4%和6.4%,明显高于行业平均5.2%的增速。
这种差异增长正在改变PCB行业的产品结构。从中长期看,人工智能服务器、高速网络和汽车系统的强劲需求将继续支持高端HDI、高多层板和封装基板细分市场的增长。
	
汽车电子化率突破65%,推动车用PCB需求占比从2020年的12%提升至2025年的20%,市场规模超过300亿美元。智能驾驶系统使得单车PCB用量从传统车的0.5㎡大幅增至3㎡,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PCB价值更超过2000元。
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(BMS)主控单元和从控单元之间通过大量的FPC或硬板连接,对PCB的可靠性和精度要求极高。电机控制器/逆变器所用的PCB通常需要采用“厚铜”工艺,以增强载流能力和散热性能。
PCB行业并非依赖单一赛道,而是通过多领域协同实现持续增长:
· 通信领域:全球5G基站建设累计超过500万座,带动高频高速PCB需求增长25%。
· 消费电子:尽管2023年经历了需求低谷,但其庞大体量仍是PCB,特别是FPC和HDI板的主要出海口。
· 卫星通信: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催生了耐极端环境PCB的需求,单星PCB用量达20平方米,开辟了约50亿元的新市场。
中国PCB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态势:
· 珠三角(广东为主):以深圳、东莞为核心,聚焦高端消费电子、HDI板和封装基板,产值占全国约45%。
· 长三角:依托半导体产业生态,聚焦汽车电子和通信设备,IC载板产能占全国60%。
· 中西部地区(如江西、湖北、四川):积极承接产能转移,依托政策红利发展航空航天、军工等特种PCB,产值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
为规避贸易壁垒和关税,国内企业纷纷在东南亚(如越南、泰国)和墨西哥建厂。部分行业企业越南基地投产使成本降低了15%或以上,预计2025年东南亚PCB产值将占全球的12%。
展望2025年及以后,中国PCB行业将围绕三条主线深化发展:
1. 高端化不可逆转:技术将继续向更高密度、更高速率、更先进封装演进。预计到2030年,中国PCB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,其中高端领域年均增速超过10%。
2. 绿色化成为必答题:环保合规不再是成本负担,而是核心竞争力。“零碳转型”将成为行业共识。
3. 智能化赋能产业升级: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将深度赋能设计、制造、检测全流程。AI辅助设计(AI-EDA)、数字孪生、3D打印等技术将大幅缩短研发周期。
	
2025年,中国PCB行业正站在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迁的关键转折点上。技术壁垒的提升、竞争格局的优化与多元需求的支撑,为那些在高端领域布局完善、具备技术领先性和优质客户资源的企业创造了历史性机遇。
对于电子产业从业者、投资者与采购商而言,深入理解这一变革趋势,精准识别在技术赛道上具备核心竞争力的PCB供应商,是在AI与电动化浪潮中赢得先机的关键。